太洋针对涤纶织物吸湿排汗的要点分析
一、影响涤纶纤维或织物亲水性的主要要素
(1)单纤维的表面和截面形状
纤维表面有微小凹凸或截面形状不规则的纤维吸水性好。这是因为纤维光滑完整的表面结构的改变,不仅使比表面积增大,对水分子亲和力增大,而且利用微孔毛细吸水原理,纤维间空隙保持的水分增加。
(2)亲水性基团的种类与数量
亲水性基团的种类是很重要的。极性基团如羟基、氨基、酞氨基、梭基等对水分子有较强的亲和力。因此,在纤维分子结构中或纤维表面上这种极性基团数量愈多,吸湿性愈好。
(3)纤维的超分子结构
纤维的结晶度愈高,吸水性愈差。这是因为在纤维结晶区中,分子紧密地有规则排列,极性基在分子间交联,水分子不易渗入结晶区。
二、吸湿排汗整理方法
改善涤纶织物吸湿性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混纺、大分子结构的亲水化、与亲水性物质接枝共聚以及纤维表面处理等等。利用亲水剂,使之均匀而牢靠地固着在纤维表面形成亲水性的方法,是近年来合成纤维织物吸湿排汗整理的发展方向。
(1)化学改性:提高涤纶织物亲水性的化学方法主要有三种途径:大分子结构的亲水化、与亲水性单体的接枝改性、纤维表面亲水化处理。
(2)物理改性:通过物理方法提高涤纶织物亲水性的主要途径也有三种:与亲水性物质共混或复合纺丝、纤维结构的异型处理、纤维表面粗糙化。
三、涤纶织物吸湿整理
由于物理改性方法对纺丝设备要求比较高,因而导致吸湿排汗涤纶织物成本增加。太洋纺织提供的新型吸湿排汗整,使之均匀而牢靠地固着在纤维表面形成亲水性基团。从人体出汗到织物将汗液完全排走要经历三个过程:首先织物吸汗使汗液在皮肤和织物间有一定量的分配,接着汗液在织物中扩散,最后汗液从织物上蒸发,这三步中任何一步的指标不好都会影响穿着舒适性。因此,至少要选用三项测试,每项测试表现排汗过程中的一步,来综合评价织物的吸湿排汗性能。所以本文选择通过测试毛细效应综合值、干燥速率、耐久性、导湿综合值和透气性,太洋纺织提供的吸湿排汗整理是专用于涤纶及混纺织的高效吸湿排汗整理剂,经处理的织物具有优良而耐久的亲水性及抗静电性能。整理后的织物手感柔软、落色少,对色光和染色牢度影响不大,防尘性好,穿着舒服。。
参考工艺:
染色后浸渍法或染色一浴法:
吸湿排汗剂:2-4%(o.w.f) 浴比 1:8-12 室温 浸渍15-20min→脱水→烘干→定型
(180-190*30秒)
浸轧法:
吸湿排汗剂:20-30g/L
浸轧工作液(带液率70-80%)→烘干→定型(180-190*30秒)
注意事项:如果采用染色整理一浴法处理则在染色后清洗应在酸性或弱碱性条件下进行,因为在碱性条件下清洗会使整理效果变差。